成都房协-球盟会官方登录平台入口app

深圳小产权房“转正”难融全国小产权房坚冰

中国广播网 2014年04月22日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小产权房问题怎么解决,一直是个难题。而昨夜今晨一条有关小产权房转正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深圳市宣布正式开始试点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一小批被民间称为“小产权房”的住宅将获事实上的“转正”机会。

    纳入首批试点的是深圳近两万两千栋违法建筑。根据《实施办法》,深圳试点将根据建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办法。其中,原村民所有的第一套私房,在满足一定条件,缴纳10%的地价就可转为商品房。如果原村民还有第二、第三个房子,也可以在补缴20%和25%地价和不同罚款后,获得商品房房产证。

    在这样的实施细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键词“原村民”,也就是说,只有本地村民的住房可以确权后给予正式的入市资格。而如果有外来人口想钻空子,是不大可能的。外来建房行为仍属于违法,将严厉处罚。

    曾任深圳市原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的贺承军认为,深圳小产权房试点转正采用的这种分类处理的做法,尊重事实,是有限度的承认,但同时还对规定外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是比较稳健的,算是在正确方向的小步探索。

    贺承军:这个松口我认为还是比较稳健的,也是应该的。因为像土地、资产的产权更明晰化,符合一个理性的方向,处理这种分类,从不同的层次,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并且不是太冒进。

    小产权房“转正” 影响深圳楼市

    有数据显示,到2010年,深圳全市的小产权等“违法建筑”面积总量就已达近4亿平方米,如今的数量更是庞大。这次探索性的小步放开,对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中低端商品房以及房屋租赁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广东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

业内人士:这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深圳的小产权房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占到深圳地方总量的40%左右。如果这部分的小产权房被释放到市场上来,对中低端的自主产房有影响和作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