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协-球盟会官方登录平台入口app

成都全方位建设宜居城市

成都晚报 20140627

626日,《中国日报》第22版刊发《成都全方位建设宜居城市》,该文以成都获评“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为切入点,介绍了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天府新区规划以及北城改造等重大工作项目中围绕“宜居城市”建设所做的努力,展示了我市在民生改善方面取得的成绩。本报今日摘登,以飨读者。

成都,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而闻名,在亚洲开发银行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被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该评估系统包括城市水环境质量、水资源、空气质量、固体垃圾、环境管理等评估要素。

成都市近年来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将成都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城市。

据《成都日报》报道,在政府生态工程的推动下,成都去年的绿化面积增加了30平方公里,如今成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7. 8%

成都共有九个区(市)县被中国政府列为生态区,其中锦江区被视为中国中西部大城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区。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天府新区,天府新区共涉及四川省的三市七县,其中成都片区包括新津县和双流县。天府新区的绿化率预计将达到40%,大型公园数量预计46个。

除环境外,近年来成都市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旨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便利,将成都建设成一个更宜居的都市。

20145月,成都荣膺由《人民日报》人民网颁发的“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城市”称号。

成都市二环路改造项目和北部城区改造项目都在民生改善案例之列。于201353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二环路改造项目旨在通过修筑28.3公里长的立体快车道,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2012年,成都二环路内人口密度超过40000/平方公里。公交汽车公司表示,二环公交线上的k1线和k2线,其平均车速为每小时30公里,是原先公交车速的两倍。

另外,北城改造工程有望大大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据统计数据显示,该项改造重建区总面积将达到211平方公里,本工程项目还将建造大量的文化中心、体育馆、公园及其他公共设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