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协-球盟会官方登录平台入口app
2015楼市需要什么样的操盘手?
四川日报 2015年1月22日
从卖“点子”到拼体力
新年伊始,一方面保利、蓝光、龙湖、绿地等大型房企迫不及待地网罗人才;另一方面,协信集团营销总裁魏开忠等操盘手却纷纷“隐退”,尽管该集团去年销售业绩增长达70%以上,魏开忠表示离职是因身体原因。其实,在天合房产立下汗马功劳的营销总监张翼、总经理李海军,麓山国际社区营销负责人李萍等也是在业界知名度颇高时先后离职。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过去靠“卖点子”销售的模式已经渐行渐远,面对新的市场、新的形势,开发商为了取得销售业绩都是在到处找客户,除专业的渠道公司以外,开发商还发动自己公司内部员工开拓市场,就是所谓的“全民营销”。在这种拼完智力拼“体力”的时代,开发商的用人机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消费趋理性购房者不再买“点子”房
“现在这种市场,项目在销售时几乎不需要策划。”一品牌开发商负责人告诉四川日报记者,过去靠卖“点子”、“玩概念”的营销时代已经结束了。从去年开始,卖房子只需要发布项目信息之后,营造氛围、多搞活动、加大优惠力度基本上就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有所收获。
“随着多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成熟,再加上购房者注重理性消费,不再相信开发商‘花言巧语’式的营销模式。”成都全心集团总裁李国峰告诉记者,近年来,尤其是从2013年开始实行的“限购”政策,以及中央在各个领域采取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基本上使投资客户从房地产消费市场上“消失”了。
在多数人认为“目前投资房产风险已经很大”的影响下,刚需消费者慢慢看而不下单;实力弱的干脆放弃买房计划;已经拥有多套房产的购房者,选择低价抛售。在成都健鹰地产总经理杨健鹰看来,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开发商感到销售“压力山大”,同时也让这个市场未来走势显得扑朔迷离。
规则突变拼体力“搞垮”身体
1月5日,一条传闻在业内蔓延,协信集团营销总裁魏开忠,在带领团队2014年完成签约金额超百亿元,同比增长70%以上后,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加重,不适宜继续工作”为由选择离开。“因身体原因离开工作岗位,修养后是否会回来继续工作,目前还不好说。”协信集团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魏开忠在成都打拼多年,当过甲方,也当过乙方,还是成都最早的一批媒体人之一,2008年先后任重庆协信集团营销总监和成都协信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地产界有人将魏开忠的这次离职称之为“侠客式”隐退。“在2014年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很了不起,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一位重庆地产资深人士评论,“有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意思。”“市场变了,规则也发生了变化,面对销售任务,营销团队加班已经是工作常态了。”成都凯仁地产总经理陈光健说,作为营销团队的“领头人”不但要盯自己人还要盯客户,如果区域项目多,每天就要到处跑,如果是全国性的公司就要经常“飞”,去年楼市“累垮”的不仅是魏开忠,还有很多这样的营销干将身体都垮了,在这个拼体力的时代,2015年有很多同行都会面临任务未完成,身体先“交差”的风险。
顺应市场开发商“挖土填坑”
记者查找相关资料发现,今年同期招聘人才的开发商比去年少了很多,从保利、蓝光、龙湖、绿地、华侨城等一些品牌商家招聘的信息看,新产品设计师、安装造价师、土建造价师、土建工程师、电气设计师、项目营销负责人、客户服务主管等岗位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多数岗位的用人都必须是“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房地产开发或持有相关资格、等级证书者”,这样的要求对很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门槛有点高”。“一方面,开发商必须面对现实、顺应市场调整自己的思路,招聘适合项目或者公司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在今年这个情况下,很多公司招聘的职位都比较低,与往年大量招聘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某猎头公司负责人告诉四川日报记者,从一些公司今年开始招聘的信息来看,多数开发商属于“挖土填坑”式的招聘,就是哪个岗位上需要增加人手,就去市场上招聘,不再像往年一样储备很多同类人才,这点足以说明开发商对今年市场走势的担忧,同时,今年房地产可能会出现很多“高手”找不到岗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