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协-球盟会官方登录平台入口app
近期,市住建局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市委对形势的判断、对规律的把握、对目标的安排和工作部署上来,全局干部职工扎实开展专题讨论,围绕“防风险、稳增长、促改革”推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认真谋划2022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凝聚全局上下踔厉奋发的力量
强化干部队伍笃行不怠的意识
现推出“重点工作处长(主任)说”专栏
本期首先由产业发展处、城市更新处
地下空间管理处(消防管理处)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成都市城市更新事务中心的主要负责人
就落实全会精神
开展2022年业务工作情况
谈目标、谈思路、谈举措
吕少青

坚定信念 担当作为
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
围绕服务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进一步探索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新的发展模式。
深入实施人地房挂钩机制,以产城融合为导向优化新建商品住房区域布局,强化片区综合开发,促进实现职住平衡。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坚持转型发展、绿色优先思路,加快推动《关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实施意见》落地落实,做大做强建筑产业集群,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围绕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深入开展成都市住房供需状况调查,摸清家底、掌握实情,为科学制定住房政策提供依据。加快推动落实住房“十四五”规划,统筹处理好供应与需求、市场和保障、购房和租房、新建和改造、发展和监管的关系,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和住宅产品迭代提升,提升住房居住品质。
围绕保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施策能力。
坚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和趋势研判,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做好政策储备,切实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充分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围绕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大港区和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建设。
以推动建设150余个重大项目为牵引,以深化区域协作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促进国际铁路港大港区筑基、赋能、提质、聚势,持续提升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势能,港城联动加速打造西部陆港开放门户。深入研究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发展路径,优化完善建设方案,谋划并落实一批牵引性、带动性的合作项目,助力打造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
围绕增强防腐拒变能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制度;按照“公式化、流程化、透明化”原则从严落实商品住房价格指导风险防控措施,实现权力制衡、程序控制、岗位制约、监督约束“四位一体”,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氛围。
欧锦

城市更新处处长
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城市更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关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开行的充分肯定,并入选全国第一批更新试点城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城市更新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市住建局更新处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2022年将坚持制度完善和项目落地两手抓,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持续完善城市更新政策制度。
一是抢抓城市更新全国试点机遇,着力从政策、制度、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项目落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二是打通规划、土地等支持政策实施路径,制定实施细则和政策补丁,细化工作规则和程序,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提供路径指引和政策支持。
创新探索存量改造技术标准。
一是加快编制城市更新设计导则,着眼空间形态提升、功能配套完善和产业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精致设计、精细施工,提升城市更新项目设计和管理水平,指导城市更新科学规范实施。
二是尽快出台既有建筑消防审查验收办法,明确城市更新项目中消防设计验收适用标准。
三是推进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老旧小区改造导则等技术标准落地落实。
加强片区更新方案设计审查。
一是强化以片区为统筹的城市设计,通过城市设计引领城市形态重塑、品质功能升级、空间格局优化,推动新产业植入、新空间营造,保护和延续历史城区整体格局,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二是强化“空间 内容”的项目一体化方案设计,形成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的综合球盟会官方登录平台入口app的解决方案。
三是优化方案审查流程,完善“专家 行家”方案审查制度,确保项目高标准推进、高品质呈现。
统筹推进旧城成片有机更新。
一是强化统筹谋划,推动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新城建、住房租赁等试点相结合;。
二是探索多元更新,推进tod站城一体化、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等不同模式的片区更新。
三是聚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全市50个、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统筹实施特色街区、公服设施、“金角银边”、大运会景观品质提升等项目,同步推进老旧社区发展治理提升,努力让城市更有温度、生活更有质感、人民更加幸福。
全力推进老旧院落(小区)改造。
按照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坚持“保安全、重基础、强完善、促提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1个、惠及居民7.2万户,全面消除d级危房、燃气、内涝、管网病害等重大安全隐患,完善“一老一小”、电梯、无障碍等功能配套,建立健全改造、治理、服务长效机制,打造功能更完善、生活更方便、环境更优美、就业更充分、社区更有活力的幸福家园。
刘建

地下空间管理处
(消防管理处)处长
精准发力 提质创优 推动“地下空间利用”
和“消防安全管理”落地见效
紧扣城市建设“全覆盖”,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引领性。
一是结合各方建议,推动《成都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尽快出台,挤身地下空间开发先进城市行列。
二是细化地下空间建设管理标准,编制高新区交子金融城商圈等重点区域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起草《成都市地下空间建设管理技术规定》,做好《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修编工作。
三是完善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制度,拟制《成都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验改革实施意见》,探索放宽装饰装修工程消防审验门槛,落实《成都市既有建筑改造工程项目消防设计指南》《成都市农村建筑消防设计指南》。
锚定功能品质“进一流”,提升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一是强化示范引领,遵循“开工一批、完工一批、续建一批、储备一批”原则,以点带面拟制《成都市地下空间示范工程项目清单》,加快skp与周边联通通道建设,创建以skp-环球中心东广场地下空间改造项目为代表的标杆示范项目,启动交子大道地铁1号线至5号线段地下空间储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做好49个大运会运动场馆消防审验;指导保障性租赁住房改造集中隔离场所的消防安全;严格轨道交通第四期项目消防设计双把关(第三方审查 专家评审)。
三是加大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全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验和结建式人防工程设计质量抽查。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消防设计审验专项整治,深化结建式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专项治理。
坚持上下左右“聚合力”,优化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一是抓队伍,根据消防工作需要,联合市编办、市财政局研究消防审验机构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充实监管力量。
二是抓监管,与消防部门建立防消结合业务协作机制,联合市人防办开展结建人防防护功能设备转换检查,提升综合监管。
三是抓拓展,联合市规自部门将地下空间纳入规划出让条件,通过调整公建设施建设位置和容积率置换,提高地下空间开发积极性。
四是抓提升,成立消防专家委员会,综合提升建设工程消防政策制定和审验工作水平。
五是抓培训,组织开展消防和人防业务知识教育,指导区(市)县住建部门进一步将消防和人防质量监管融入现行建设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提升监管水平。
杨栓民

成都市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站副站长
严守质量红线
助力全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市质监站将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严守质量安全红线,为全市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质监力量。
坚持质量第一,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是全力抓好重点项目质量建设,以高质量标准推进天府国际机场辅助配套项目、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室内演奏厅、绕城绿道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以及东轴线、北延线等高质量建成,为大运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二是持续抓好其他新建、续建重点项目的质量交底、巡查检查、指导培训、验收监督等工作,指导、推动重点项目培优创优,力争培优“鲁班奖”3个,“国优工程”2个,强化引领示范,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三是全面研判第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质量安全工作形势,规范轨道交通危大工程管控,把风险源的管控作为施工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目前在建轨道项目共计213.77km;加强轨道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和使用;持续强化文明施工监管和环境保护工作。
四是强化成渝两地工作交流,加强两地质量监督标准对接,按照上级部门统一部署,构建具有兼容性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标准体系。
坚持固本培源,着力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一是强化源头治理,坚持预防为主,事前控制,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落实标准化质量监督规程,推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常见质量问题实施,推动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试点落地。
二是压实各方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管理规定》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质量责任,有效防治工程质量问题,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工作原则做好质量投诉工作。力争投诉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坚持分类指导,推进全市质量监督一盘棋。
一是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监督全市一盘棋战略意识,指导督促全市质量监督机构执行好质量安全手册、常见问题防治、信用评价等文件制度。二是加强建立与区市县监督机构的长效联动机制,广泛收集监督机构在工程监督中反映突出的问题,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全市指导性政策文件落地实施提供现实支撑。三是充分发挥市级监督部门技术特长与优势,组织好质量监督培训,预计培训800人次以上,开展好结构优质工程评选和优质示范工程观摩活动。
刘铮

成都市城市更新
事务中心主任
以人为本
踔厉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工作目标
认真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安排,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事实就是、尽力而为的总体要求,持续建设有温度、有品质、有内涵的“幸福成都”。做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601个老旧院落改造目标任务,同步推动410个市级民生实事目标任务落实,惠及居民共计7.2万户。持续推进50个片区更新项目实施、新启动30个片区更新项目。完成新增认定历史建筑30处,做好标志牌制作安装及测绘建档的目标任务。积极研究完善城市更新政策配套,探索工作机制、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创新性路径方法。
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抢抓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机遇,以“市统筹、区主体”为原则、城市体检为基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务求落地见实效。
一是坚持民生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改造“十四五”实施方案》,坚持“先自治后整治”,以项目为抓手,推动重点项目改造,加强区域统筹,探索老旧院落与片区更新有机融合实施的创新路径。
二是依托贯彻落实《成都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窗口期,深入推进区(市)县以城市体检为基础,以“片区统筹,留改先行”为理念策划新项目,督促各区扎实推进已审批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探索研究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
三是深入贯彻《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年)》,切实做好历史建筑认定、挂牌、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延续天府文脉,传承成都味道。
工作举措
一是全力推进老旧院落改造。
(一)抓好民生目标任务落地实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因地制宜,“一院一策”。
(二)以《成都市城镇老旧院落(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为指引,指导区(市)县按照安全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分类实施改造。
(三)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等,督促区(市)县积极推进片区统筹改造,整合利用存量资源,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重点解决安全隐患,完善功能配套。
(四)建立健全老旧院落审批机制、事中事后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是优化提升片区更新工作。
(一)指导区(市)县以体检为基础,系统开展区域评估,以《成都市公园城市有机更新导则》为引领策划项目,建立项目库。
(二)强化工作监督,按照月度、季度等日常督查及临时抽查等方式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区(市)县以“留改先行”加快推进更新项目落地实施并形成实物工作量。
(三)研究完善更新改造过程中土地、规划、消防、金融等配套支持政策。
(四)探索多渠道资金保障模式,牵头协调城市更新基金设立、引入城市合伙人等。
三是持续加强历史建筑保护。
(一)坚持“留改建”理念,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应保尽保,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保护力度,加快测绘建档及保护图则编制,构建数字化全周期保护管理体系。
(三)结合各区(市)县城市更新项目,做好历史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工作。
封面图源:成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