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协-球盟会官方登录平台入口app
本期请看行政审批处
计划财务处、人事处
成都市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监督服务站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档案中心
(成都市建设工地事务中心)的
重点工作处长(主任)说
杜鸿雁

行政审批处处长
依法高效行政 阳光温暖服务
推进建设工程行政审批标准化。
着力解决“一网通办”应用不广泛、工作推进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按照市本级和区(市)县职责分工,分别完善“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一个窗口”综合收件、出件。总结实践经验,强功能、补短板,不断提高“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流程、统一监管方式”内涵和质量。
推进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范式化。
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批数据实时共享给监管部门,明确量化各类监管指标。提升系统化管理能力,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市本级和区(市)县配合,分类完善征询属地意见、定向销售、价格指导、预售款监管、工程形象进度核查的监管内容、时序节点、进度要求,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推进企业资质审批法制化。
降门槛、优服务,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放宽准入限制,释放市场活力;全面实行网上申报和“不见面审批”。强制度、抓落实,梳理细化市本级和区(市)县资质审批岗位、人员的权力清单,制定针对性措施防范风险;利用现有平台核查比对企业(人员)业绩、执业资格真伪,做到“科技审批”,减少人为因素。
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
主动对接并积极使用“蓉易办”、上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平台,梳理接入业务、优化流程,动态保证承诺提速率、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办理率、全程网办率在现有成绩基础上再提高;持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探索建立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全事项、全链条、全流程、全环节”标准体系,努力做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推进全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审批监管精准化。
持续做好企业资质审批、房屋建筑工程线上线下“双随机一公开”督查,每季度对区(市)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同时做好商品房预售许可、停工工程处置、化解“不动产登记办证难”、营商环境建设、窗口服务等业务工作的指导。
顾强

计划财务处处长
加强城建资金统筹 助力住房城乡建设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重点城建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对城建项目的投入力度,做好全市适度超前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度增长。
二是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各执行主体进行动态跟踪,加强对项目规划设计、投资概算、成本管控等方面的审核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积极主动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多措并举保障城建资金来源。
加大重点项目向上争取力度,在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方面继续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积极申报中央、省级专项资金补助,尤其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升级这一事关民生的重点领域,加大工作统筹和项目统筹,努力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感。
积极争取政府债券中央预算资金支持。
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窗口期”,积极主动对上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继续梳理符合要求的新增债券项目,指导好项目遴选包装和储备的申报工作,为争取新增债券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国家层面行业发展规划和成渝地区专项规划,大力实施片区综合开发,为争取政府债券支持创造条件。
深化城市更新,积极筹备城市更新基金。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有机更新投融资合作新模式,拓展城市有机更新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借鉴各地城市先进经验,推动设立城市更新基金,确保城市更新全周期可持续发展。
黄明泉

人事处处长
以高质量人事工作水平服务中心大局
强化政治意识,在知人善任上发挥参谋作用。
一是提高站位出谋划策。坚持把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第一要求,进一步把握人事工作的政治性原则性,自觉高站一层看问题、立足大局谋良策,做到对政策熟透、对程序熟知、对情况熟悉,及时为局党组提供科学合理的干部队伍建设建议。
二是找准定位埋头干事。树牢公道正派的价值理念,涵养出以公心、公私分明的工作境界,扎实开展干部队伍调研工作,认真落实干部考核联席会议制度,全方位掌握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能力和履职成效,客观公正为干部“画像”,如实向局党组报告选人用人各个阶段基本情况,确保每个环节都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经得起检验。
树立系统思维,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多措并举。
一是协同推进形成合力。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干部特点,贯通人才引进、教育培训、管理监督、表扬奖励环环相扣的全链条工作机制,积极为职级公务员、青年干部、军转干部、驻村选调生等搭建施展才干的舞台,不断优化人才成长路径,当好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二是紧抓关键提质增效。结合选调、公招、高职称等渠道做好人才引进。扎实承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全会精神学习活动,精心筹备同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组织年轻干部到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一线锻炼,认真完成上级调训和线上培训任务,不断增强人才培育的实效性。高标准推进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做好服务保障。
锤炼严实作风,在人事基础工作上持续发力。
一是沉心静气抓好日常工作。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整理干部选拔晋升文书材料,持续抓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集中填报和查核认定,加快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严格规范因私护照管理,切实把基础性、日常性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二是主动耐心加强政策宣讲。认真做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个人有关事项“两项法规”等政策宣讲,及时释疑解惑、增进共识。加强对局属单位人事工作的培训指导,帮助其准确理解和正确执行规定的标准、程序、要求,不断提高全局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坚持勤勉廉洁,在提高服务本领上练好内功。
一是强化规矩意识。严格履行廉洁自律准则,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和工作保密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对选拔晋升、公开招聘等工作存在的风险点拿出管用可靠的措施,防止跑风漏气、防止说情打招呼,时刻保持自重自警自律。
二是增强履职能力。教育引导处室人员勤练基本功,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常学常新、真学真信,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吃透政策、吃准要求,主动增进对住建业务工作的认识了解,不断强化服务中心大局的使命感和“快准严细实”的责任心,真正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王亮

建设工程造价和招投标监督服务站主任
多措并举 综合施策
抓实抓细造价和招投标监管工作
扎实抓好造价管理工作,助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造价咨询行业监管。完善2项制度,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和《成都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22版);开展1项检查,按照计划开展我市2022年度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
二是抓牢工程造价信息发布。每月收集、整理、发布我市人工、材料、机械、pc构件等价格信息,动态跟踪市场情况,在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加大采编力度,增加价格信息发布频次,将部分建筑材料价格按照上、中、下旬等形式发布,更好地向建设各方提供计价参考依据;建立“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综合采集系统”,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企业、材料厂家、行业组织等单位搭建平台,增加信息采集渠道;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台建设机制,持续积累价格数据,构建以工程造价数据为核心的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为工程造价数据监测、造价咨询企业监管、造价水平测算等多方面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抓细工程建设计价指导。完善计价依据体系,编制2020年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改造工程》,为国有投资工程编制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最高投标限价提供依据;依托《计价咨询(定额解释)数字管理平台》,采取“线上预约—站内预处理—线下咨询”模式,规范开展计价咨询及定额解释。
持续注力招投标监督服务工作,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继续规范不同节点日常抽查工作。在招标文件备案、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已完成招标投标情况报告的建设工程项目发承包合同抽查工作中,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二是依法依规处理招投标各类投诉。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规定,受理、处理招投标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串通投标、限制排斥投标人、骗取中标、不按规定确定中标人、不按规定签订合同等情况的投诉,并对受理的投诉事项依法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取证情况,做出处理决定,切实维护好招投标市场环境。
三是优化完善监管方式和渠道。持续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进一步优化《标准招标文件模板》,及时上线招标文件编制系统;配合市公资交易中心,推进工程总承包和货物采购的不见面开标、计算机辅助评标和异地远程评标;落实招标人责任制,辅助做好评定分离过程中的监管工作。
四是探索创新源头治理,引导预期。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我市施工总承包项目“发包人需求”不充分的问题,开展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人需求编制工作,进一步引导招标人在采用epc方式招标时,明确建筑功能、用途、质量、环境、安全等内容,切实由“按图”向“按约”转变。
积极开展信用综合评价管理工作,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
以信用综合评价管理作为规范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的抓手,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单位开展信用综合评价管理相关工作,规范采集、发布相关主体的基础信息、良好行为以及不良行为信息,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客观。
周云川

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档案中心(成都市建设工地事务中心)主任
智慧引领 数据赋能
推动住建领域网络安全和
信息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住建数据中心建设,助力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一是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重点围绕强化数据共享、提升应用成效,构建住建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包括数据标准编制、数据融合治理、数据仓库建设、数据共享协同等核心功能构建,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提供数据平台支持。
二是实现多功能应用。基于数据中心,以管理需求为导向,深化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监测,创建可支持辅助决策、行业监管、风险防控的智能化、可视化应用场景,为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三是打造创新示范。拟从建设工地监管、预售资金监管、市政建设、住房保障、物业管理、公房管理、建材管理等业务主题中开发对应的数据挖掘模型,以数据中心可视化平台为支撑,从智慧治理和智慧服务两个维度入手,争取建成1至2个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大数据应用场景。
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机制,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是聚焦制度体系建设。坚守安全底线,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修订编制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目标明确、框架完善、机制健全的制度体系。
二是聚焦重要数据资源管理和应用。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备案,实现重要信息系统等保测评全覆盖。通过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渗透测试、安全加固、安全应急响应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重要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和大数据场景下个人信息保护。
三是聚焦风险防控建设。立足信息化建设专业特点,完善内控机制,全面排查业务及岗位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持续筑牢风险“防火墙”,有效保障各项业务合法、合规、安全、稳健运行,不断建立健全以制度标准为牵引、创新技术为支撑、联动处置为保障的网络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科学统筹业务档案归集保管,推动档案工作与新技术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重点推进。作为档案工作的业务支撑单位,注重提供具有微观性、业务性、服务性特点的技术指导,充分依靠机关处室、单位的技术力量规范开展业务档案移交,实施归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业务流程设计,协助局办公室做好全局档案管理工作。
二是坚持探索创新。探索推动档案工作与新技术融合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分步骤分阶段,着力打造档案资源建设标准化、档案管理队伍专业化、档案归集利用数字化的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
三是坚持全局档案事业“一盘棋”思想。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确保履行职责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更好地承担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